2006年12月29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痛击黑恶势力的女检察官
浙江省首届“十佳检察官”传略
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余剑

  当站在余姚市检察院公诉人的岗位上时,凤丹总是觉得自己的肩上沉甸甸的。在她的心中,一直有这样一个追求:所办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既不能错诉一个,也不能漏诉一人。为此,每办理一起案子,她都要对关键证据打上三个问号,确保办案无差错。

  深夜蹲守  追捕嫌犯
  2003年4月,厚厚的一叠案卷放在了凤丹的办公桌上。这是一件由省公安厅、省检察院督办的有涉黑性质的犯罪集团案,涉案犯罪嫌疑人多达21名。因案情重大复杂,余姚市检察院领导把这一任务交给了35岁的凤丹。
  接受任务后,凤丹全身心投入。她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顾,一头埋进了叠叠案卷中。
  白天,她提审每一个犯罪嫌疑人,与每一个受害人谈话补充证据。晚上,她和助手翻阅案卷,仔细分析梳理每一条证据证词。要知道,这个集团犯案时间跨度达4年之久,犯罪嫌疑人的恶行又相互交织,每册案卷都有数百页。凤丹常常累得直不起腰,但却从来没有放过任何一点疑问。
  审查中,她发现有些犯罪嫌疑人并未在起诉之列,有的甚至还逍遥法外。绝不能漏诉一人!深夜10点,她和同事一起潜伏在嫌疑人的家附近,等待嫌疑人的出现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疲惫侵占着她的神经,但凤丹丝毫不敢懈怠。凌晨时分,嫌疑人终于被抓获。

  激辩四天  团伙覆灭
  30多个日日夜夜的工作,换来的成果是:21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、犯罪证据被一一查清。此外,在审查过程中,根据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提供的线索,凤丹又成功追诉了7名被遗漏的犯罪嫌疑人。当一份30余页的审结报告和14页的起诉书新鲜出炉后,凤丹并没有觉得轻松,因为她知道,更大的考验,在庭审上。为此,凤丹专门整理准备了数百份庭审资料。
  庭审时,28名被告人从法庭的这边一直站到那边,在凤丹面前排成了一堵人墙;几十名辩护人与凤丹对垒。
  凤丹镇定自若,利用自己掌握的大量证据,娴熟地运用法律依据,有力地指控了28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,对28名被告人及几十名辩护人的辩辞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和回击。
  经过整整4天的庭审激战,21名被告人和7名被追诉的被告人最终低头认罪,并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处。
  这些年来,凤丹办理公诉案件800余件,审查批准起诉案件1600余件,带领办案小组追诉犯罪嫌疑人40余人,无一撤案或被判决无罪。

  为民维权  刻不容缓
  2004年8月,余姚发生了假“稻卷宁”农药坑农案件,该案造成余姚、上虞两地21个乡镇的14000余亩晚稻严重减产,涉及受害农户5617户,涉案损失达910余万元。
  一时间,此事引起当地群众的极大愤怒,如果处理不好极易酿成群体性事件。案件再次落到凤丹的肩上。在那段时间里,同事们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身子,都劝她多注意休息。可她总说,等办完这个案子吧。
  在凤丹的努力下,5名制售假农药的犯罪分子和两个犯罪单位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,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,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。因为在办理此案中的出色表现,她被浙江省检察院荣记二等功。
  今年8月,走上余姚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的岗位不久,一条反映该市河姆渡镇某村40多亩基本农田被非法毁损的举报线索摆在了凤丹的面前。基本农田是农民的“保命田”、致富田,现在大片农田被毁,农民的利益受损,谁该为这一事件负责呢?通过初查,凤丹发现该镇国土所所长童某某有渎职嫌疑。
  侦查过程中,凤丹顶着各方说情的压力,冒着酷暑深入农户家里了解案情,顶着烈日到田间地头调查取证。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侦查,她不仅查清了童某某非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渎职事实,还查清了童某某涉嫌贪污、受贿、挪用公款等事实。

  “十佳检察官”语录·凤丹:
  “既然选择了这份神圣而又充满激情的检察事业,就该兢兢业业地做好。”